《遮天》113 集叶凡四极破境遇冷:空有特效堆砌,难掩剧情乏力

《遮天》动画第 113 集迎来叶凡突破四极境的关键剧情,原著中这一高光时刻本应点燃观众热情,然而动画播出后热度不升反降,实时热度从历史最高 24333 跌至 17409,引发粉丝热议。这场本该酣畅淋漓的破境之战,为何沦为 “光污染” 式的视觉堆砌?
《遮天》113 集叶凡四极破境遇冷:空有特效堆砌,难掩剧情乏力
制作组在画面呈现上展现了 “壕无人性” 的投入:叶凡突破时苦海生莲的异象被渲染成巨型金色莲台,龙象般若功具象化为咆哮的上古神兽,四极境特有的金色气血如岩浆般在经脉中奔涌。单帧画面中,光效粒子数突破 10 万级,连背景岩石的碎裂都采用物理引擎精确计算轨迹。但这种 “每帧都是经费燃烧” 的炫技,却暴露了叙事逻辑的苍白。

突破过程被切割成 17 个碎片化镜头,平均每个镜头时长仅 1.8 秒:前一秒神王血刚形成防护罩,后一秒叶凡就已完成破境,中间缺乏力量积累的情绪递进。原著中 “斩道基、凝异象、塑金身” 的三重突破逻辑,被简化为 “特效轰炸 + 台词喊麦” 的快餐式表达。当叶凡喊出 “那就来战吧,一起毁灭吧” 的原创台词时,中二感爆棚的文本与宏大的破境场景形成强烈割裂,弹幕中 “尴尬到抠出三室一厅” 的评论刷屏,折射出编剧对原著精神的误读。
《遮天》113 集叶凡四极破境遇冷:空有特效堆砌,难掩剧情乏力
对比《仙逆》王林化神时长达 3 分钟的情绪铺垫,《遮天》113 集的导演对 “燃点” 的理解停留在 “特效叠加 + 音量拉满” 的初级阶段。神王以血护道的悲壮场景,本该用慢镜头聚焦血液渗透道图的细节,却被快速剪辑的爆炸特效冲散;叶凡凝聚大道之花的关键瞬间,镜头反而切向围观修士的惊恐表情,导致观众无法代入主角的突破心境。

更致命的是对 “留白” 艺术的忽视。原著中叶凡破境后 “天地寂静,唯余心跳” 的意境,被替换成持续不断的重金属配乐,BGM 音量始终维持在 – 3dB 的震耳级别,反而压制了画面的情感张力。有观众戏称:“这不是破四极,是在看一场没有灵魂的烟花秀,吵得我想戴降噪耳机。”

制作组对原创内容的迷之执着,早已成为《遮天》的口碑痛点。继上集为叶凡添加 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 的俗套台词后,113 集又凭空插入姜长老与神王的对话:“此子若成,必掀风云”—— 这类原著中不存在的 “预言式” 旁白,不仅打断叙事节奏,更让角色塑造趋于扁平化。
《遮天》113 集叶凡四极破境遇冷:空有特效堆砌,难掩剧情乏力
编剧似乎陷入 “不原创就无法证明存在” 的怪圈,却忽略了《遮天》原著本身的叙事魅力。当叶凡说出 “决一胜负吧” 这句原创台词时,其文本质感与辰东 “仙路尽头谁为峰” 的磅礴意境形成云泥之别。有粉丝尖锐指出:“与其花钱请编剧写初中生水平的台词,不如把预算花在买原著台词的‘使用权’上。”

《遮天》113 集的热度滑铁卢,暴露出当下国漫工业化的深层问题:当制作方沉迷于技术参数的炫耀(如角色毛发数量、场景多边形数),却忘记了 “动画首先是讲故事的艺术”。对比《灵笼》白月魁战斗中 “光影对比推动情绪” 的教科书级处理,《遮天》的技术堆砌更像是一场自我感动的炫技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同期播出的《凡人修仙传》146 集以 “紫灵告白” 的细腻文戏斩获 37 亿播放量,证明观众并非排斥慢节奏叙事,而是渴望 “技术与故事” 的有机融合。《遮天》若想挽回颓势,或许需要重新审视创作初衷:当叶凡突破四极时,观众想看到的不是粒子特效的数量,而是 “圣体少年逆天改命” 的热血共鸣。

如今粉丝对 114 集 “叶凡大战夏九幽” 的名场面仍存一线期待,但评论区 “求别原创” 的集体呼吁,已为制作组敲响警钟。在 IP 改编的赛道上,技术是翅膀,故事才是灵魂 —— 若继续让编剧的 “原创欲” 凌驾于原著之上,即便每一帧都闪烁着经费的光芒,最终也只能沦为观众口中的 “光污染牢笼”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动漫资讯

《完美世界》第 219 集新角色耶律英登场:金狼古国皇女的战仆之路

2025-6-16 15:00:50

动漫资讯

《画江湖之不良人》中袁天罡主动求死的深层缘由剖析

2025-6-17 15:00:43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